时代:明: 十五世纪前半 说明:此盆作渣斗器形,具侈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外撇的特色。通体罩施天青釉,釉层表面出现长条状的流釉痕迹,即俗称的「蚯蚓走泥纹」。此种釉面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施釉后晾坏干燥不当,釉层产生裂痕,烧制过程中釉使裂痕弥合所致。口沿呈土黄边,足部涂上褐色护胎汁液,底面挖五孔,并阴刻有「建福宫」、「敬胜斋楼下用」、「六」等款。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六」款,「建福宫」、「敬胜斋楼下用」二款的笔划较不流畅,而且字痕呈白色,与周边釉色明显不同,应为烧后补刻之字。另一方面,「六」款虽为烧前所刻,然其所呈之褐色,较周围釉色浅淡,可见工匠在刻此字之前,似曾进行刮除底釉的工序。 款识:底(外)数字:六,底(外)宫殿名:建福宫,底(外)宫殿名:敬胜斋楼下用 参考: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The Enchanting Splendor of Vases and Planters: A Special Exhibition of Flower Vessels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陈玉秀国立故宫博物院2014/11;《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上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1/04
文章标签: 建福宫 褐色 釉色 裂痕 陈玉秀 特展 产生 泥纹 流釉 渣斗器 现象 痕迹 花器 釉面 长条状
    明 十五世纪前半钧窑天蓝渣斗式瓷盆
  • 作者:
  • 年代:
  • 种类: 陶瓷器
  • 规格: 高18.1公分 口径20.2公分 底径12公分
  • 材质: 陶瓷
  • 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馆
  • 百科: 钧窑

猜你喜欢

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德化窑白釉瓷箫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莲花式洗
青花压手杯(花心)
彭城窑白地黑花兔纹盆
青花海水纹香炉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
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
青花菊瓣纹碗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青花缠枝莲纹碗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珐花人物纹罐
仿定窑白釉花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