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明: 公元1573-1619年
说明:此高足碗外壁所绘唐代杜牧(803-852)〈秋夕〉仕女图,主题与前器相同,应该是万历(1573-1620)沿袭前朝之器。宣德始用纹饰,明代甚至于清代官窑代代传用者不少。只不过形制、画工或釉色皆难与宣德相比。而宣德官窑一元多式的丰富性特征,亦表现于同一画稿,绘于不同的器形之上,故〈秋夕〉诗意图可见之于碗、盘、高足碗等器上。高足碗呈撇口,深弧壁,高足微侈,足中空。碗外壁青花画杜枚〈秋夕〉诗意图;高足上则绘山水树木;器心青花书梵文一字,外加双圈,内壁亦书梵文一周,内外口沿下及高足上下,各饰青线二道。白釉莹洁,泛浅青色,足内尤甚。青花匀深泛紫,色调艳丽,除线条之外,釉色较无层次与浓淡之分,釉面满布细小乳浊气泡。胎骨匀厚,口沿一圈较厚,圈足露胎,洁白细腻,胎釉间泛浅橘色,足内一周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楷款。与前图宣德原画相比,万历绘画技法显然较为写意,仕女人物皆呈小脸长身,发髻装扮无宣德仕女之细致,服饰后背亦无宣德的束结飘带。树石山水多处渲染,云纹描绘亦呈简略,由于空间略小,省去了画竹。整体而言,宣德〈秋夕〉诗意仕女图上着重笔意墨趣,倾向明代早期院画工笔划风,而明初使用波斯地区进口「苏麻离青」钴料,所含高铁低锰产生的自然铁锈疵斑,亦使宣德官窑青花器相得益彰,让纹饰有墨趣天成之感。万历〈秋夕〉诗意仕女图则呈明代晚期较为写意的文人画风格。万历青花采用「回青」与淅江所产「浙料」,含铁量较低,青花呈色匀深带紫,较为平淡,而无宣德青花的自然韵味。青花用料的不同,亦造成了各时期不同的风貌。
款识:足年号款:大明万历年制
参考:蓝白辉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Radiating Hues of Blue and White: Ming Dynasty Blue-and-White Porcelains i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llection)蔡玫芬、翁宇雯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1;《文学名著与美术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1/04;《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上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3/01
文章标签:
青花
宣德
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