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明 万历: 公元1573-1620年
说明:瓶唇口,直颈、丰肩,长硕腹,上宽下窄,胫部外撇至底部,下接直圈足。器表纹样分层排布,颈外环绕蕉叶与尖角叶片,肩部装饰如意云头开光,内绘花卉。腹部主纹为松林双鹿,一回望、一向前,前后相应。胫部上绘一圈卷枝花卉,下为海马波涛纹,底面施釉,圈足着地处露胎。相对于万历时期多数作品是以钴料晕染出装饰图案的深浅色泽,此品以点、线描绘纹样,该类技法甚至被西方学者称为Penciled style,或可将之看成是从深浅层次变化中衍生而出的新式样。相似风格作品也见于大英博物馆馆藏及白狮号(Witte Leeuw:1613)哈察号(Hatcher Cargo:1640-1645)沈船出土品,但亦有以为是天启或崇祯时期的风格特色。凡此观点,除了提示我们可对照该些样式,进一步推论出此类产品的出产及流行时间之外,透过彼此之间的关联,也说明此类样式成为外销瓷的发展脉络。(引自《亚洲探险记:十七世纪东西交流传奇》)
款识:
参考:《亚洲探险记:十七世纪东西交流传奇》余佩瑾主编国立故宫博物院2019/03;《故宫瓷器录 第二辑 明(乙)》(下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3/01
文章标签:
风格
作品
时期
花卉
样式
传奇
唇口
十七世纪
硕腹
亚洲
胫部
余佩瑾
纹样
交流
分层
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