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露胎,呈深褐色。瓶口轻薄舒展,瓶颈细长,突出丰满的瓶腹,整体造型柔和淳厚,弧线流畅,除口沿特别留出白釉边外,瓶里及器表均施豇豆红釉,瓶肩部、腹部于红釉中散布有大面积黄绿色斑点,如棉絮状浮于红釉之上,绚丽多彩,绿中闪红,红中点绿,甚是柔和悦目;瓶底为纯白釉地,有青花双圈,内为楷书“大清康熙年制”6字3行款。
豇豆红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类似豇豆颜色的铜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而闻名于世。豇豆红釉质匀净细腻,含有粉质,红釉中往往散缀因烧制时氧化还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釉面如豇豆皮色,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甚是柔和悦目,有“大红袍”、“美人醉”、“娃娃面”、“桃花片”等别名,其下品者有“乳鼠皮”、“榆树皮”及“驴肝、马肺”等名。豇豆红通常无大器,此件玉壶春瓶可称为豇豆红釉中的较大器物。
文章标签:
豇豆
红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