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展示了一个坐着的弥勒佛,两侧是Mañjuśrī和Samantabhadra。 Maitreyas功能以橙色呈现。 Mañjuśrī的形象保存完好,其特征仅以墨水勾勒出来,从未被涂上颜色。 Samantabhadra非常严重受损。捐款人数字在下面的登记册中,侧面是损坏的,过时的铭文。丝绸上的墨水和颜色。More_着色的(中国)画_铭文类型铭文铭文位置在cartouchesInscription语言ChineseInscription翻译天福第4年(公元939年)。铭文评论题字部分被毁。__虽然这幅画受到严重破坏,但因为它带有过时的铭文(图16),因此有助于在十世纪建立风格发展的特征。它是适度大小的绘画,涂在61厘米宽的单片丝绸上,总体上非常接近斯坦画49(图18)。事实上,这种相似之处足以表明,通过粉红色的漩涡花饰识别出的弥勒佛也是这幅画中的核心人物。在这里他出席Manjusri闻随师离菩萨和Samantabhadra闻随补贤菩萨。弥勒的特征呈现出强烈的橙色,示意性地应用。胸部的暴露部分几乎呈矩形(P1.17-2)。在右边的文殊菩萨中可以观察到相同的刚度,其身体与腿留下的空间成比例地非常长。这是因为主要人物的三个檐篷和头部都在一个层面上,而两个菩萨的莲花基座必然处于比中央佛像更低的水平。 Samantabhadra的脸部如果保存得非常清晰(Pl.17-3),因为它显然从未着色,因此仍然只显示原始的水墨画,没有任何线条随后添加以突出形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用于划分嘴唇的直线,向两侧延伸并向下倾斜,以及眼睛突出超出脸部轮廓的方式。此画虽伤残严重,却具有纪年的题记(参照图16),是考证10世纪时绘画发展的珍贵的样例。描绘在宽61厘米的一幅绢子上的较小型作品,其整体结构与图18非常相似。本图中尊淡茶色的长方形题笺中记有弥勒佛的名字,推断图18的中尊也是弥勒佛。本图弥勒佛随带着二尊,左边记有闻随补贤菩萨(普贤菩萨),右边记有闻随师离菩萨(文殊菩萨)。弥勒佛的身体上是深橙色,略加了图式化的晕染(参照图17-2)。上衣间露出的胸口部分呈长方形,同样僵硬感觉的表现也见于右侧文殊菩萨的身上。文殊菩萨的上半身显得异常长,那可能是因为,尽管按需要把两胁侍菩萨台座描绘得比中尊的台座低,但初已将三尊的头部和华盖都描绘到平行的高度所导致的。文殊菩萨(参照图17-3)的脸部保存完好,但见不到涂彩的痕迹。因此,其线描都是底稿的墨线,一点没有加入完成时的勾勒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唇线拉出的直线,从嘴唇两端向脸颊伸长,其两端向下呈弯曲的钩形,右眼越出脸部轮廓线外。更多

猜你喜欢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banner_绘画_幡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banner_绘画_幡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banner_绘画_幡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banner_绘画_幡
painting_banner_绘画_幡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banner_绘画_幡
textile_纺织品
painting_绘画
painting_banner_绘画_幡
0.6242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