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的小雕像,身穿白色和红色内衣的长袍和红色接缝的深蓝色外套。内衣饰有小白色太阳,夹克采用菱形。将手放在袖子中并放在胸前,将黑发固定在头饰上。由雕刻和彩绘木材制成。More_着色的(中国)雕刻的(中国)彩绘___来自高昌的木制和泥人作为七世纪和八世纪唐釉小雕像的前身的代表是重要的。在这个例子中,形状雕刻的细节最少,下部只是一个逐渐变细的矩形椭圆形,边缘倒角。这幅画的正面和背面都是一样的,绿色裙子上面有一件黑色夹克,两个都是白色的小花。在脖子上,可以看到条纹红色和绿色的汗衫。后来,在唐代,来自阿斯塔纳的更复杂的小雕像是用木制身上的彩绘粘土头制作的,或者是用实际丝绸精心打扮的(参见新疆chutu wenwu,第121,129页)。其他木制小雕像和两个木制棺材,其中一个在Pl中显示。 93,这个数字是在阿斯塔纳公墓北部的一个孤立的墓穴中发现的。根据Stein的说法,腔室的锥形顶部以两个叠加的正方形的形式被切割,并且光滑的壁被粉刷并在腔室的三个侧面周围的一系列面板中被涂成约一米的高度。没有拍摄照片,但主墙上的场景面向入口,其特点是“一名男子坐在地毯上,他的妻子和三名服务员面对他,三名仆人从后面接近他们的产品”(Innermost Asia,Vol。 Ⅱ,p.661)。其他科目包括监护人怪物,家养动物,准备食物的女人等等,回顾东汉王朝以来最喜欢的坟墓装饰主题。炸弹没有过时,但是Ast。六。 1附近有一个类似的房间屋顶,里面有一个木板,日期对应AD 365,因此墓可以追溯到高昌时期(公元499-640)甚至更早。高昌国时期的木俑或泥俑是7〜8世纪的唐三彩的先驱,具有重要的意义。看本图的木俑,细部雕刻简单到最小极限,到了下半身,略宽的裙裾只不过是用立体六角方形来表现。背面也有色彩,绿,赤色的裙和黑上衣的两面均散着白色小花。领子处露出内衣的红,绿色的缟。以后,到了唐代,阿斯塔那的木俑却失去了这种简单素朴的风格,制作的是木身上安装彩塑的头部,身缠真绢做的华丽衣裳等作品(参照“新疆出土文物”图版121129)。此木俑发现于阿斯塔那墓地北边孤立的古墓中,从那里出土的多是木俑及两个木制的舍利容器,其中一个展示在图93中。据斯坦因讲,该古墓的天井是锥体形状,墓室的三面墙壁涂着白色壁土,约1米的高度上绘着像墙裙一样排列的壁画。没有拍摄照片,其里侧墙壁的绘画“是一个男性坐在地毯上,其妻子和三位侍女与他相对,还有三个侍者端着贡物从背后走近”(“亚洲腹地”,卷2661页)。其它壁面,题材包括有守护神,家畜,准备食物的妇女等,使人想到汉代以后盛行的墓葬装饰内容。此墓没有纪年,但从天井形式相同,出土了升平八年(365年)木简的阿斯塔那第VI区1号墓看,大概是高昌国时期(499〜640年),或更早一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