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宁静的瓷器形象代表了阿弥陀佛,眼睛被抛下,坐在莲花的位置,双腿交叉,双脚翻过来。他的右臂垂下,右手放在右膝上,左手在他的膝盖上向上转动。这位冥想的佛陀穿着修道院长袍,披着披肩,露出躯干。他的脸部圆润,前额中央有一个凸起的圆点或rṇā,他有一个细长的耳垂,是智慧的象征。他独特的头饰由小蜗牛状盘绕的凸起组成,顶部是一个叫做uṣṇīṣa的球形旋钮。该图有一个扁平的无釉底座,有两个孔,可以安装在底座或装饰架上。它覆盖着光泽的青白(蓝白色)釉。可以看到由瓷的厚度引起的各种烧制裂缝,釉料中的棕色斑点,铁杂质的证据。More_有光___Harrison-Hall 2001宋代景德镇(960-1280)首次在瓷器上制作了小小的灵修图像,一个例子是1978年在江苏常州宋代出土的观世音菩萨形象。小宋王朝的这种形象经常出现在岩石洞穴中。菩萨观音是最常见的青白釉雕塑主题。印度的观音被崇拜为男神Avalokiteśvara,但在中国,神灵逐渐演变成一位体贴世界呐喊的富有同情心的女神。在元代时期,景德镇制作了更多佛教和道教神女的瓷器图像。 。最近在景德镇罗马桥的遗址中挖掘出了一个道教神釉的受损瓷器,上面覆盖着青白釉。历代悠久的青白釉瓷佛像来自元时代,其中包括堪萨斯州纳尔逊 - 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菩萨观音图像。这个数字是在Da De统治的第二年或第三年(1298-9年)的基础上用墨水铭文。其他几幅元清菩萨的图像在着名的公共收藏品中,例如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Reitberg博物馆,苏黎世菲尔德博物馆,芝加哥Staatliche Porzellansammlung,德累斯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和巴黎的Guimet博物馆。在元时期,在浙江省龙泉窑也制作了神像,将饼干装饰与厚豆绿釉相结合(见BM 1929.0114.1)。然而,与青白釉佛像的瓷器图像是比菩萨的数字更罕见。除了现在的大英博物馆的例子,在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还有另一个佛像。私人收藏中至少还有两个青白佛,两个都表现出略有不同的仪式手势,称为手印。最终,这种佛像的形式来自于更为珍贵的媒体,如青铜器的中藏雕塑。相关的元素也以木材着称,包括大英博物馆弥勒佛的漆木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