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望云,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30日生于河北束鹿(今河北辛集),又名新国,现代画家。早年与王森然、李苦禅等组织吼虹艺术社,1937年创办《抗战画刊》。擅长山水、人物,创作面向生活,画风于质朴厚重中蕴含秀雅,尤长于表现陕北山水和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为长安画派的开创画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农村写生集》《西北旅行画集》《埃及写生画集》《赵望云画集》等。1977年3月9日病逝于西安。

赵望云,高小毕业后初曾做学徒。1925年秋由表兄王西渠资助赴北京入私立京华美专学习绘画,半年后转入国立北京艺专专攻国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28年在北京师范任教,1930年在北京吼虹社任主编。1932年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1933年至1935年任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1933年在河北农村写生,作品在《大公报》连载。1934~1936年又到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农村写生,作品描绘了饱经战乱摧残的农民的贫苦生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获平民画家的称号。1935年应冯玉祥邀请,合作出版了《泰山社会写生诗画石刻集》。抗日战争期间,在冯玉祥资助下,和老舍在武汉创办《抗战画刊》,后深入西南、西北各地旅行写生,在西北风土人情影响下,形成简括淡远、朴实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40年代转赴西北,描绘西北地区的山川风光和农村风物,并作敦煌之行,临摹石窟壁画。1949年后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任、陕西分会主席、西北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主席、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著名画家黄胄、方济众、徐庶之为其门下弟子。五六十年代与石鲁多次深入西北各地及陕南秦岭林区、三门峡水库工地,创作了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作品。曾出访埃及写生。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开创“长安画派”。

艺术特色



文章标签: 农村 生活 画家 作品 河北 年代 北京 画刊 主席 艺术 赵望云 画派 冯玉祥 埃及

猜你喜欢

赵望云 作品 (1)
赵望云 作品 (2)
赵望云 作品 (3)
赵望云 作品 (4)
赵望云 作品 (5)
埃及写生·河畔风景
埃及写生·路途上
埃及写生·卖花老人
埃及写生·尼罗河畔的游客
新秋晴窗 纸本
牡丹图轴
对联2 最终修改版
仿催白梅竹双清图
龙马精神书法
册页
梅花双喜 纸本
岳飞诗满江红
牡丹魂 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