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风图》是南宋马和之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豳风图》全卷共分七段,依次为《七月》《鸱号》《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每段画前书《豳风》原文。图中人物形象生动,衣纹用兰叶描,笔法流畅潇洒,设色清丽古雅。 [1]
画作内容
豳风为诗经中十五国风之一,《豳风》共有七篇,按顺序为《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林子奂《豳风图》的顺序为《七月流火》《鸱鸮鸱鸮》《既破我斧》《伐柯如何》《九罭之鱼鳟鲂》,符合《豳风》顺序,但缺少《东山》《狼跋》两个部分。现存的五图均只有标目而无署款,按顺序《狼跋》为第七图,故推测《狼跋》应有林子奂的题署。
卷首有清高宗弘历御书“苇龠余风”四字,尾纸除董其昌、项元汴等三则题记外,尚有乾隆御题一则,钤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梁清标及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多方。 [1]
创作背景
作者根据《诗经·国风》之《豳风》诗意而作。据载,马和之受高宗之命创作此图。该图采用了字、画交替排列的画卷形式。现仅存8幅,原作数量更多。 [2]
此卷无款印,旧传为马和之画,宋高宗赵构书。但在《伐柯》篇内“构”字因避高宗讳而缺一笔,说明该书款不是赵构所写,而是画院高手代笔。此图大约在元代初年被分割为两卷,仅《破斧》篇为赵孟頫收藏,明末董其昌误认为是赵孟頫补图。清乾隆年间两卷入内府,合璧装成一卷,并将董其昌、高士奇跋移往后幅。 [1]
艺术鉴赏
画面构图
画面由丘陵和树木纵向分三等分:左侧第一、第三部分两端绘有农事前后风俗;中间第二部分是耕作与采桑场面的混合搭配。风俗与耕织场面基本对等。人物表现上运用了马和之所创“兰叶描”,表现出马和之特有的树枝法和皴法。
该图第一景将一月、二月两月间之事合为一幅。上方二人正制农具,下方左侧农官偕随从而立,右侧农夫一家正欲外出耕作,或搬运午饭。但农官正视农夫一家的表情很容易错认为二者有联系,但稍细观察则发现彼此实无关联。因为两侧人物脚下的路面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农夫制作农具的场景、农官一行,以及农夫家人虽都被安排在同一画面,彼此和谐,但各自属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只是组合于同一场景中而已。
该画作画幅右上方和中央下方以弯曲的树枝法刻画的树木构成简单背景,从中能看出马和之的影子。但近似铁线描的人物描法和表情则不同于马和之的典型画风。相反,人物的白描法却类似于北宋画家李公麟派的风格。 [2]
历史传承
该图在张丑《清河书画舫》、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等书著录。 [1]
作者简介
马和之,生于北宋,生卒年代均未见记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主要活动于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中进士第,官至工部侍郎。工画山水、人物、佛像,风格独特,笔法飘逸高古,迥异于南宋院体画法,时人目为“小吴生”。在表现山水、人物时,他更多地融入了一些书法的笔趣,古朴自然,务去华藻。 有一种说法认为马和之是南宋画院画家,然而,根据目前所知资料,两宋画院画家自有其品秩,而无进士及第任官后尚充任画院画家者。此外,马和之的画风与院画的总体面貌也有相当大的差距。马和之宗法北宋李公麟而有所变化,表现人物所用线条较为短促,运笔迅疾,兰叶描已变为后世所称之“蚂蝗描”。因此,马和之不是南宋画院的宫廷画家,他以“艺精一世,命之总摄画院事”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但却并非服务于宫廷的职业画家,而应与李公麟等文人画家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