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五律诗》轴,清,吴大澂书,纸本,篆书,纵128.6厘米,横30.2厘米。

释文: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畬香仁兄同年大人属正。弟吴大澂。

钤“吴大澂印”白文印、“清卿书画”朱文印。

吴大澂篆书初学于经学家陈奂,中年后参以古籀文,并将其治金石学的体会形诸笔端,使其书法极富金石气。此作书唐代岑参诗《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见《全唐诗》卷二百。笔法严谨精紧,线条匀净挺拔,具有吴氏篆书特有的古质规整之面目。吴大澂(1835—1902年),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苏州人。曾官至广东、湖南巡抚。善山水、花卉,用笔秀逸,兼善篆刻。喜收藏,精于鉴别,尤能审译古文奇字。周宣王太史籀,师模仓颉古文,损益而广之,或同或异,共十五篇,称《史籀篇》。《史籀篇》为周时史官教学童之字书,系当时厘定文字之著作。后人或因人称书,或因篇得名,谓之“籀文”。秦李斯据以制“小篆”,遂以“籀文”为大篆。一般认为“籀文”即大篆,或谓与大篆不同,谓之“籀篆”。近代王国维创“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之说,认为《石鼓文》是籀文之代表作。岑参(约715—770年),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长安。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场景,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时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有《岑嘉州诗集》。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中国古代地方高级军政长官,自唐代开元中始置。唐初总辖地方军民两政的长官本为都督刺史,掌诸州兵马与镇戍事,行政上只管一州。开元中因边防之需,在边防重要地区设置了朔方、河东、幽州、河西、陇右、剑南、碛西、岭南8个节度使,专制一方。安史之乱以后,军事纷起,内地也相继设立节度使,与行政督察权相结合,事实上形成了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也就成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节度使往往有兼衔,最高一级为“同平章事”,原为宰相出任节度使而置,后来非宰相者也加之,作为荣称。次一级的兼衔有“检校三公”、“检校尚书仆射”、“检校御史大夫”等,又次一级的兼衔有“散骑常侍”。兼衔往往按照节度使资历加给。职官名。最早见于秦,秦统一后置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此后历朝历代或置或否,并且必须兼有它职时才有实权,如无兼职则多为加官或赠官。元朝枢密院是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总掌天下军甲兵机,太尉一职与宋、辽、金时相同,名义上参议国事,实为加官或赠官,掌权者另有它职。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等人奉敕编纂唐代诗歌总集,共收二千三百多位诗人作品,有帝王后妃至民间之作共四万八千余首诗,计九百卷。

文章标签: 籀文 太尉 长官 篆书 吴大澂 行政 军事 刺史 御史大夫 官名 赠官 古文 地方

猜你喜欢

向慈禧太后请安摺
旧拓 清吴大澂手拓古璧并题识四屏
紫砂大壶
对联文书
从篆书上的古代三脚架上的铭文
吴大澂荷汀泛艇扇
吴大澂仿查士标山水扇
吴大澂 扇画
清吴大澂篆书八言联 轴
缂丝乾隆御临王羲之袁生帖卷
玄烨行书除夕书怀轴
扇面
吴熙载篆书临完白山人书轴
杨法篆书七言诗轴
何绍基行书题画梅轴
沈德潜行书七律诗轴
赵之谦行书八言联
奚冈行草书题五柳先生图句轴
0.6170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