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书诗》卷,明,徐渭书,纸本,行草书,纵34.5厘米,横453.4厘米。

《行草书诗》卷释文

署款:“青藤道士渭书于碧泉之曲流深处。”款下钤印“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引首印“公孙大娘”。

鉴藏印有“崔糓沈鉴藏印”、“糓沈四十以后所得”、“吟梅书屋鉴藏”、“糓沈欣赏”、“糓沈鉴藏”等12方。

此卷徐渭共书十四首诗,其中李白诗七首、杜甫诗五首、王维诗一首、自书诗一首。

此卷书篇幅较长,从始至终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书写状态,一气呵成。在运笔方面虽不如草书奔放连绵,但却比楷书流畅自如,字形变化多样,或横斜,或倚侧,皆随意为之,毫不矫揉造作,故有浑朴天成之趣。在笔画的提、按变化上有时也参用隶书之法,使所书之字更富有古雅的情致,不失为徐氏精于运笔的行书之杰作。在布局与气势上深得米芾书法的神韵,兼具黄、苏的笔意。作品风格与徐渭平日恣肆放纵、狂傲不驯的用笔有所不同,似为其晚年作品。徐渭(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奇人,在诗文、书画、戏剧创作方面都造诣精深。其书法取苏轼、米芾笔意而自成一格,字体奔放,一如其人。在水墨大写意花卉方面继承梁楷、林良、沈周诸家写意花鸟画的风格,运笔放纵豪爽,施墨淋漓大胆,不求形似求生韵。在大写意绘画上以卓越的成就与陈道復并称“青藤、白阳”,对清代“扬州八怪”及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会稽县志》、《笔玄要旨》、《徐文长全集》。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龙池。

(参见《全唐诗》卷二二五杜甫——编者注)

东阁邀宾许马迎,午时起座自天明。

浮云不负青春色,细雨何孤白帝城。

身过花间沾湿好,醉于马上往来轻。

虚疑皓首衝泥怯,实少银鞍傍险行。

(参见《全唐诗》卷二二九杜甫——编者注)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言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参见《全唐诗》卷二二七杜甫——编者注)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反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润,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奚足定,不如高卧且加餐。

(参见《全唐诗》卷一二八王维——编者注)

汉将去堂堂,边尘靖不扬。

雪沉荒漠暗,沙搅塞风黄。

虏帐朝依水,胡酋夜进觞。

舞儿迴袖窄,无奈紫貂香。

胡马大宛名,丰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参见《全唐诗》卷二二四杜甫——编者注)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信马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腾月舞罗衣。

畴昔英雄如梦里,相逢且共醉春晖。

(参见《全唐诗》卷一六八李白——编者注)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参见《全唐诗》卷一七六李白——编者注)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参见《全唐诗》卷一七四李白——编者注)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参见《全唐诗》卷二二六杜甫——编者注)

小小生金屋,盈盈入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海)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参见《全唐诗》卷一六四李白——编者注)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昭阳李桃月,罗绮自相亲。

(参见《全唐诗》卷一六四李白——编者注)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徵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参见《全唐诗》卷一六四李白——编者注)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参见《全唐诗》卷一六四李白——编者注)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李白(701—762年),字太白,一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荐召翰林供奉,遭谗出京。游历江湖,纵情诗酒。以后坐永王之乱流夜郎,中途遇赦,还依族叔李阳冰,后以病卒。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亦擅书,他的诗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被世人称为“诗仙”。诗文收入《李太白集》。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朝诗人,有“诗圣”之名。其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倾向。《三吏》、《三别》、《秋兴》、《春望》等诗篇广为传颂。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唐代画家、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他画山水能吸收众家之妙,有接近李思训的青绿山水,也有“踪似吴生(道子)而风致标格特出”的山水松石。其水墨画尤为人称许,与张璪、项容等同为早期水墨画家。王维亦能画人物及佛像。明代董其昌创立“南北宗论”时,把王维推为南宗之祖。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

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猜你喜欢

黄甲图
驴背吟诗图
墨花九段图卷
水墨牡丹图轴
蟹鱼图
杂花图
草书白燕诗(全卷)纸本
徐渭山水图扇页
徐渭驴背吟诗图轴
行书立轴 绢本
杨循 行书石夜游
临兰亭
扇面
李贺诗帖
手卷
三潭诗卷纸本
书札册
自书游包山诗 手卷
0.5339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