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唱和诗帖》,元,杨维桢书。纸本,手卷,纵31.6厘米,横216.6厘米。行书,131行。

《城南唱和诗帖》释文

款钤“廉夫”、“会稽杨维槙印”二方。鉴赏印有“太原颛庵王氏拙修堂收藏图书”、“王掞私印”、“西田”、“娄江王藻儒氏真赏”等,另钤孙承泽、王南屏私家藏印及嘉庆、宣统内府诸印。题跋有孙承泽、陈献章、谢肇淛、徐『0269』等家。《铁网珊瑚》、《庚子消夏录》、《石渠宝笈》三书著录。

此卷书《城南杂咏》20首,原诗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所作。张栻曾于长沙妙高峰筑城南书院,以居学者。《城南杂咏》20首即其对长沙城南诸胜景的咏怀之作。此后不久,朱熹访张栻于城南书院,和南轩诗作,遂成《城南唱和》20首。朱熹手迹经朱氏五世孙之手散出流传于世,辗转归元人虞子贤。当时张栻所书《城南杂咏》原迹已佚,虞氏遂请杨维桢追和张栻原诗,铁崖遂录张栻原诗20首。除原诗外,杨维桢又书“赘评”二则,简述为虞氏补书起因,并对张南轩诗作了评介,以为“有古风人思致”。

在元代复古潮流中,杨维桢的书法因点画多不守常规,所以表现得格外出奇。结体上虽无珠圆玉润和儒雅精到之感,但其笔锋硬峭,筋骨强健,体势奇崛,具有一种壮美堂皇之气象。明代书法家吴宽评其书:“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例载而归。廉夫书或似之。”徐有贞亦称:“铁崖狂怪不经,而步履自高。”此件作品写于杨维桢67岁时,笔势开拓,奔放不羁,风格清劲可喜。杨维桢(1296-1370年),桢又作禛,字廉夫,号铁崖,又号铁笛道人、抱遗叟、老铁贞、梅花道人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青年时代励学苦读,32岁(1327年)中进士,署天台尹,后官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元末擢江西儒学提举,未及上任,适逢反元兵乱,遂避居富春山,后徙钱塘(今浙江杭州),晚年寓居松江。明洪武二年(1369年)召至南京,纂修礼乐书,不久辞归,抵家卒。性狷直,多才艺,诗风奇诡,号“铁崖体”,为元代诗坛巨匠。善书法,风格拗强苍劲,自成一种特别风貌。中国传统绘画装裱形式之一种,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

原原锡潭水,汇此南城阴。岸花有开落,水盈无浅深。纳湖团团凌风桂,宛在水之东。月色穿林影,却下碧波中。东渚四序有佳趣,今古盖共兹。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咏归桥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湘思。久矣倦垂纶,游鱼不须避。船斋长哦伐木篇,竚立以望子。日暮飞鸟归,门前长春水。丽泽艺兰北磵侧,磵曲风纡余。愿言植根固,芳芬长慰予。兰涧迭石小峥嵘,修篁高下生。地偏人迹罕,古井辘轳鸣。山斋高楼出林杪,中有千载书。昔人不可见,倚槛竟何如。书楼开轩仅寻丈,水竹亦萧踈。客来须起敬,题榜了翁书。蒙轩流泉自清写,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石濑云生山气佳,云卷山色静。隐几亦何心,此意相与永。卷云亭前年种垂柳,已复如许长。长条莫攀折,留待映沧浪。柳堤危栏明倒景,面面涌金波。何处无佳月,惟应此地多。月榭夫容岂不好,濯濯清涟漪。采之不盈把,惆怅暮忘饥。濯清亭系舟西岸边,幅巾自来去。岛屿花木深,蝉鸣不知处。西屿幽谷竹成阴,悬流着石清。不妨风月夕,来此听琮琤。琮琤谷亭亭堤上梅,历历波间影。岁晚忆夫君,寂寞烟渚静。梅堤风吹渡头雨,摵摵篷上声。忻然会心处,端复与谁评。听雨舫散策下亭阿,水清鱼可数。却上采菱舟,乘风过南浦。采菱舟湘水接洞庭,秋山见遥碧。南阜时一登,搔首意无斁。南阜右张宣公城南杂咏二十首,子朱子尝所属和者也。南沙虞子贤氏,受朱子诗翰于其眷棣钱广,而宣公真迹逸矣。余来娄,贤介其友王师道,持卷来征余言。适于宣公集中得其元唱,贤且躬至余邸次,请余追和,未及,先为补书宣公诗。时至正壬寅冬十二月,东维叟杨桢谨再拜书。余既写诗已,贤复索余评两前哲诗。朱子之辞不敢评,不意张荆州为乾道道学君子,而矢口小章,亦有古风人思致。如“岸花有开落,水流无浅深”,“日暮飞鸟归,门前长春水”,又如“古井辘轳鸣”,虽开元诗人不能到。至卷云一章,惟许晋处士作之,词人不敢企也。桢赘评。王掞,字藻瑞,号颛庵,江南太仓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浙江学政、侍讲、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雍正六年(1728年)卒。孙承泽(1592—1676年),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明崇祯进士,官给事中。李自成克北京,任四川防御使。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鉴别书画。著有《庚子消夏记》八卷,为其所藏书画的著录书。此书所录以题跋为详,间有议论与考证,鉴裁精审,评论独到,为学者所重。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周礼》官名,掌管王室库藏。清代内务府简称“内府”,管理皇家事务。清代中央修纂图籍的管理机构——武英殿修书处隶属内务府管辖,故武英殿刊刻的书籍或翰林编修们缮写刊刻的图书习惯上称为内府刻本或内府写本。
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石翁,广东新会人,居白沙村,人称“白沙先生”。精研儒学,时有活孟子之称。在家乡讲学,从者甚众善书法,得益于欧阳询、黄庭坚、米芾数家。因常居偏僻山村,毛笔不敷供给,以茅草结束代用,遂成特殊笔具,晚年专用此笔,所书作品风格独特,称“茅笔字”,深受时人的珍重,每幅字能易白金数星或绢数匹。绘画以墨梅名于世。善诗文,有《白沙子全集》存世。《铁网珊瑚》,明赵琦美编,约成书于弘治、正德年间。书中著录古今书画名迹,分“书品”十卷、“画品”六卷,按时代记录每件作品的款识和题跋文字,除个别作品外,一般无考证。

中国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书中收录的均为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作品。

张栻(1133-1180年),字敬夫,张浚长子。迁居衡阳,以荫补官直秘阁,孝宗朝官至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严于义利之辩,学者称“南轩先生”。著《南轩集》。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人称考亭先生,徽州婺源人,寓居建州。绍兴十八年进士。光宗朝官至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是一位著名的道学家。庆元中,韩侂胄禁朱熹之学,落职罢祠。庆元六年卒,年72岁。朱熹著述甚丰,有《朱熹文集》一百卷,《朱徒问答》八十卷,《别录》十卷。朱熹工书,早年学钟繇(后人误作曹操),《书史会要》说他:“善行草,尤善小字,下笔即沉着典雅。”

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会试、廷试均得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八年(1495年)擢吏部右侍郎。后任吏部左侍郎,改掌詹事府,入内阁,专任典诰。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礼部尚书,十七年七月卒于官,谥文定,赠太子太保。行履高洁而自守以正。工诗文,有《匏庵家藏集》。善书法,规模苏轼,自成一格,为明代著名书法家。徐有贞(1407-1472年),初名珵,字元玉,号天全翁,吴县人。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正统十二年(1447年)进侍讲。“土木之变”,也先率瓦喇军逼近北京,有贞主南迁,为于谦等叱责。景泰(1450--1456年)初改名有贞。后因迎英宗复辟,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给诰券,官至极品,权倾一时。后为石亨、曹吉祥构陷,被革爵治罪。亨败,释归田里,放浪山水间,十余年去世。《明史》评有贞“为人短小精悍,多智数,喜功名。凡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谙究。”书法善行草,出入怀素、米芾间,名重一时,对文徵明、祝允明的书法均有一定的影响。

文章标签: 书法

猜你喜欢

竹西草堂记题卷
真镜庵募缘疏卷草书
竹西草堂记题卷
杨维桢行书宴啸傲东轩诗页
杨维桢行楷书煮字窝铭
杨维桢行书沈生乐府序页
元 杨维祯 草书七绝诗轴
元 杨维祯 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卷
元 杨维桢 真镜庵募缘疏卷行草书
元暦校本万葉集(高松宮本)_巻12
李孝光行书发建业帖页
鲜于枢行书五绝诗页
邓文原行书家书帖页
郭畀行书青玉荷盘诗卷
迺贤行楷书南城詠古诗帖
元 张雨 行书台仙阁记卷
字原表目册
行草书奉记帖页
0.7369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