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练造石双思惟像,北齐,残高33厘米。本尊采用双思惟基本造型形式,左右对称,其中一思惟头部已缺。有胁侍却无龙树,且胁侍与主尊连为一体。基座图像分上下两层,底部为一童子、两狮子,上层为童子所托之炉和两个供养人,供养人作礼拜状。外侧两力士跨越上下两层。基座两侧雕刻三龛,一上二下,龛内各坐一人。基座背后发愿文:“河清三年十一月廿日,佛弟子法练造玉像一区(躯),上为皇帝(缺“陛”字)下,下为师僧父母,过去见在,愿直(值)先(西)方妙洛(乐)国土,一时成佛。”又作夹侍、挟侍、胁立。指侍立于本尊两侧的侍圣。胁侍常见的有菩萨、罗汉、弟子等。
有学者指出是在主尊旁刻有盘龙的树,也有人认为龙树思惟是思惟像的一种称呼。也称之为台座、台子、座基、底座,通常是指垫衬在佛座下面的方(长)形石台。佛教称以香花、灯明、炊食等资养三宝为供养。以香花、饮食等供养称财供养;以修行、利益众生的供养叫法供养。提供供养之人便是供养人。也称造像记。指刻于佛教造像上记载造像者姓名、造像时间、造像目的、佛像名称等内容的一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