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珐琅五福捧寿夔耳活环瓶,清乾隆,口径4.3厘米,底径4.5厘米,高22.5厘米。此器盘口,长颈,溜肩,斜腹,平底,矮圈足。颈中部对称的夔龙形耳内各套一个圆环。口、足、耳、环鎏金。腹部主体纹饰以五色祥云为背景,在白色珐琅釉上描绘五只蝙蝠环绕一个图案化的寿字飞舞。因“蝠”与“福”谐音,这类纹样称“五福捧寿”。五福一般是指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此瓶颈部以黄色珐琅釉为地,装饰多种缠枝西洋花卉。外底中部方框内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皇帝曾经传旨,以后粤海关进贡的珐琅瓶、罐器皿等必须落“大清乾隆年制”篆字款,以别于养心殿造办处烧造的画珐琅器。这件活环瓶尽管采用了粉红、白、桔红、淡紫、宝蓝、灰蓝、黄、绿等多种釉料,颜色鲜艳,但黄釉较宫廷造办处烧制者干涩。五只蝙蝠采取俯视和侧视两种构图,俯视的三只又存在一定的变化,显系采用了西洋技法。瓶颈部的西洋花卉生动活泼,这些均展示了广东珐琅的独特风貌。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广州海关的旧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广州五仙门设立。粤海关辖广东省沿海,设省城大关、澳门总口、惠州口、潮州口、雷州口、琼州口、高州口七处关口。首任粤海关监督的是吏部郎中宜尔格图。粤海关在政治、外交、财政收益诸方面的地位非比寻常。成立之后,海关监督一职除几个时间段系由广州地方官兼任外,其余时间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命,且多为满洲皇族出任。粤海关所制定的管理海外贸易的制度和法规集中代表了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海关制度。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廷指定广州一口对外通商,粤海关的各项管理日趋繁忙,关税成倍增长,几乎超过从前四个海关(其他三个为:闽海关、浙海关、江南海关)的收入总和。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文章标签: 珐琅 海关

猜你喜欢

画珐琅袱系纹盖罐
画珐琅八棱开光提梁壶
画珐琅花卉寿字纹卤壶
掐丝珐琅螭纹方奁
掐丝珐琅兽面纹甗
掐丝珐琅山水楼阁图铜镜
画珐琅花卉三足熏炉
画珐琅菊花纹执壶
画珐琅五供香炉、烛台、花觚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形香熏
掐丝珐琅摩竭纹立耳三足炉
掐丝珐琅三足熏炉
掐丝珐琅双羊尊
掐丝珐琅勾莲纹嵌石多穆壶
铜胎画珐琅八宝双喜字背把镜
掐丝珐琅人形双耳长方形盖炉
金胎画珐琅杯盘
掐丝珐琅凫尊
0.6140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