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螭耳匜,清中期,高13.2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13.2厘米。

此匜用竹根雕成。口缘稍内敛,外部饰回纹一周,流斜向上作收束状,深腹,腹部光素,与流相对处有一龙形鋬,龙口衔器口缘,形象生动。圜底,下具三足,足上浅浮雕兽纹。

此器吸收了古匜的造型式样,又有清中期的流行元素,体现了当时的仿古特色。

匜是盥手注水之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之语,意即执匜浇水于手洗沫。它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建筑正脊正中央的脊筒子称“龙口”。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文章标签: 家具 纹饰 龙口 浮雕 口缘 回纹

猜你喜欢

天然木雕子母狮
天然木羊
大小连环葫芦
竹雕回纹活环提梁卣
紫檀雕菊花“曲肱枕”臂搁
珊瑚狮子
青金石雕瓜蝶鼻烟壶
竹刻布袋和尚
竹雕出戟尊
天然木雕如意
康熙三十六年款刻人物葫芦
竹雕兰亭图香筒
紫檀百宝嵌牧羊图长方盒
少山款春风无尽图竹刻臂搁
紫檀木百宝嵌八仙图海棠式攒盒
竹刻狮子滚球
青金石牧童骑牛
梅峰道人邹玉善款星岩图竹刻臂搁
0.5313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