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御题刘海戏蟾图笔筒,清,吴之璠制,高14.5厘米,筒径11.4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圆体,三矮足。以去地浮雕法刻画刘海于两株松树旁信步缓行,一手搦钱串并担负长帚,帚上伏三足金蟾,一手持葫芦。刘海敞衣袒腹,围豹皮裙,回首与蟾蜍对视,咧嘴而笑,憨态可掬。雕刻技法之粗犷处,如衣褶、松枝、帚梢等,大开大阖,线条峻急有力;而精细处如发丝、松鳞等,特别是以黑漆点人物双乳则极为写实。年长日久,人物部分的色泽与去地的背景色之间对比越发强烈,是有意为之的成功处理。筒身有填绿色阴文行书款识:“吴之璠制”及隶书御题诗句:一帚扫清三界尘,戏蟾犹自不离身。还金篇与伊谁论,仿佛其人道姓甄。并“乾隆壬寅御题”与“古稀天子”、“犹日孜孜”2印。乾隆壬寅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种。字鲁珍,自号东海道人,嘉定(今属上海地区)人,是清初的刻竹名家和绘画能手,约活跃于康熙前期。吴氏绘画上工人物花鸟,其行草亦秀媚遒劲。在雕刻技术上,他一方面沿袭了嘉定竹刻的传统,一方面将北魏石刻的浮雕技法融入竹刻之中,创造出薄地阳文雕刻法。他所雕刻的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臂搁等均为识者所珍。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金器含金量有多寡之别,足金原指金器中含金量最高的成色。这里指生产和出售的金制品上成色的标志。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文章标签: 雕刻 技法 人物 笔筒 御题 嘉定 吴之璠制 行草

猜你喜欢

兰亭修褉蓝御墨
顾二娘款洞天一品端砚
菊花石祥云龙纹砚
乾隆款海水龙纹砚式墨
白潢恭进天子万年笔
胡开文八宝奇珍墨
菊花石秋潭菊形砚
松花江石旭日东升池砚
求是堂款兰亭墨
乾隆款碧玉西园雅集图笔筒
青玉管碧玉斗紫毫提笔
端石寿山福海纹砚
项元汴铭端石抄手砚
青玉龙纹管珐琅斗提笔
汪斗山款麝香月墨
汪心农菊香膏墨
端石猫蝶砚
竹管经天纬地四头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