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叔明长松仙馆图》是清代画家王鉴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描绘主峰高耸,客山映带,山麓杂树蓊翳,长松舞风,山径曲折,通向幽深处的茅屋数椽。画法仿王蒙,山石用解索皴,辅以擦染,最后满山打点,莽莽苍苍,“乱”而不乱。笔墨松秀渴润,头头是道。长松与杂树的穿插、掩映、交迭,亦于混茫中井然有序。此图以水墨为基调画成,仅在山路、屋舍、松皮部分略微点染赭石颜色,显得格外醒目。 [1] 

画作内容

此画描绘苍松峻岭中的书馆仙居,以及宁静而又险酸的自然境界。画面为群山峻岭,冈密亘连,主峰高耸,云烟缭绕,山顶隐隐约约;客山映带,山麓杂木丛生,郁郁葱葱,长松交错林立,伴着山风发出阵阵涛声。山径曲折,穿过松林,蜿蜒地通向脚深的仙馆。屋内陈设简陋,但十分整齐新坦,却不见人影,显得十分宁静,仙馆四周,杂树丰茂,屋后山峰险峻,丘壑跌宕。右侧的山石坡上,又有数间屋宇依崖而筑。

画中题款:“丁未清和,仿叔明长松仙馆图,奉祝悔庵年翁五十初度,王鉴”,钤朱文“圆照”,白文“染香主”两印。 [2] 

创作背景

此图仿王蒙作品《长松仙馆图》,笔法全学王蒙。此图作于康熙六年(1667),王鉴时年70岁,为晚年所作,这一年恰值尤侗50岁,故此图是王鉴为尤侗贺寿之作。 [2] 

艺术鉴赏

技法

《仿叔明长松仙馆图》全仿王蒙画法。景色高深,林木郁茂,用笔繁密,水墨淹润。尤其苍莽的笔法和丰富的墨色层次变化,深得王蒙神韵。

该图用笔幼细,墨色浅淡。画法仿王蒙,山石以解索皴为主,辅以擦染,最后满山打点,虽乍见莽莽苍苍,但细察却繁而不乱。笔墨松秀渴润。树木由于杂树甚多,有圆点、横点、介字点、鱼子点等,远树仅用横点抹出,只求意似而已。该图虽以水果为基调画成,但却在树干、山路、屋舍、松皮部分,山石、坡脚等处,略施赭墨、赭颜色,显得格外醒目。 [2] 

构图

该图属仿古之作,但为了突出主题和意境的需要、作者在构图、笔墨和树石画法上均作了别具匠心的构思,采用了王蒙那种崇山峻岭、密树深溪的构图方式,将景物由近及远,由低至高层层穿插,步步展开。虽构图饱满充实,但不觉塞密。此画突出特点,画面复杂,如长松与杂树的穿插、掩映、交迭,但仍能井然有序。 [2] 

名家点评

当代画家黄廷海:此图虽为水墨,但却在树干、屋宇、山石坡脚等处,略施赭石,墨、赭相映,苍然生辉。这种浅绛设色法创于董源,成于黄公望而王蒙又有所变。他往往在水墨完成的基础上,局部以赭勾之,明净惹眼,别具风味,其设色即得法于王蒙。 [3] 

重要展览

2018年9月10日,“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在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开幕,《仿叔明长松仙馆图》在其中展出。 [4] 

作者简介

王鉴(1598年—1677年),字玄照,后改字元照、圆照、元炤,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太仓(今属江苏省)人,因明末曾官廉州知府,故人们常以“王廉州”称之。擅绘山水,宗法五代董源及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皴法细密,墨色浓润,以仿古功力深厚而备受人们称道。与同时代的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他们在清初画坛上形成了极强的复古势力,进一步规范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和程式,同时,也阻碍了中国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传世。


文章标签: 王蒙

猜你喜欢

仿范宽山水(立轴)
仿古山水八开-内题签
仿梅道人山水图
富春山居图
湘碧居士仿古册
仿惠崇笔意扇面
仿宋元山水图册
仿赵孟頫山水轴
关山秋霁图
山水图卷
秋林观泉图卷
白龙潭
桃园图
柳禽图
山水册页
山水十开
得趣在人册13开
山水扇面
0.5149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