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便服之一。圆领,对襟,平袖,袖长及肘,三开裾,缀铜镀金錾花扣五枚。冬天穿着于便袍外面。面料为明黄暗葫芦花四合如意祥云春绸,谐寓“福禄如意”,织造精细,提花清晰。马褂里“草上霜”皮,为小羔羊皮经加工而成,柔软轻薄,穿着轻便舒适。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