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色地百蝶花卉纹妆花缎棉袍,清乾隆,身长153厘米,两袖通长192厘米。清宫旧藏。袍右衽,捻襟式,马蹄袖。领、袖镶酱色云龙海水纹妆花缎边,宽8.5厘米。领边有正龙2,行龙3;接袖处有行龙2,两袖端有正龙各1。棉袍面料为妆花缎,衬湖色云纹暗花绫里。妆花缎为八枚三飞经向缎纹组织,经密为144根/厘米,经线投影宽0.1mm,纬密为50根/厘米,纬线投影宽0.15-0.2mm,无捻。纹纬用“挖梭妆花”织造,这种织造方法设色自由,不受任何限制,在一排同样的花纹上可以织出不同的色彩,使色彩丰富多变。此种技术于宋代已出现,盛于明清,并沿用至今。该袍面料织牡丹、石榴花、菊花、兰花、梅花、桂花、水仙等花卉和松竹等,蜂、蝶翩翩起舞于花丛间,栩栩如生。花卉与蜂、蝶之设色有月白、石青、蛋黄、粉红、紫红、雪灰、浅绿、墨绿和茄皮紫等共20多种,五彩斑烂,色调和谐。此妆花缎棉袍料织造精细,纹饰设计巧妙,构图疏朗有致,密而不繁,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历经二百余年,至今色泽仍艳丽如新,实为清朝中期妆花缎袍之精品。此袍应为嫔之冬季便服。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妆花是云锦中的一种,属于提花丝织品,有妆花缎、妆花绢、妆花罗、妆花纱等。其特点是织造工艺复杂,色彩多而变化丰富。织造方法系用各种颜色的绒管对花纹的各个局部做通经断纬的挖花妆彩,因而织物的背面有彩色拋绒(或称回梭绒)。因其彩纬多,故织料较厚重。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枚”通常指经面缎中经线抛线下所压纬线根数,大致可分为五枚、六枚、七枚、八枚等等,其经线抛得越长缎纹光泽越好,手感更加细腻柔软,但强度会相应降低。“飞”通常指相邻的两根经抛线共同交织点所压纬线的根数,大致可分为二飞、三飞、四飞等等。用于织作提花织物花纹的纬线称为纹纬。亦称挖花,是织制多彩织物花纹的一种工艺技巧。其方法为用多把彩色小梭在织物局部按花纹色彩需要依次往返织制花纹,织完花纹就剪断,所以既易换线,又易投梭,可以不受色彩的限制而织制各种颜色的花纹,尤其适合花纹繁缛的多彩织物。利用挖梭工艺织制花纹有三大好处:节省原料;减少织物背面的抛线和织物的厚度;花纹色彩的变换灵活自如,有晕色效果。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即“木犀”,木樨科,秋季开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桂”按谐音为“贵”,带富贵之意,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文章标签: 花缎 色彩 织物 花纹 花卉 彩瓷 棉袍 图案 妆花

猜你喜欢

蓝色宁绸紧身
栽绒古铜色蓝卍字边米黄地勾莲毯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香黄缎暗云龙织金团龙龙袍(拆片)
金镶珠宝帽顶
浅杏黄缎绣五谷丰登绵袜
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袷袍
栽绒金地蓝色团蝠纹毯
新疆栽绒银线边金线地花卉地毯
黄色云龙妆花纱织金袷龙袍
大红色缎绣花卉彩帨
湖色团花事事如意织金缎绵马褂
石青二则团龙暗花缎夹朝袍
点翠勾莲寿纹头面
白地织金胡桃纹锦
黄地勾莲地毯
红色纳纱彩绣龙凤辑米珠高靿绵袜
0.8817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