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笔竹石图》是清代郑燮创作的纸本墨笔画,此图是郑燮赠与友人的,从题诗上看,是他临时找来一幅自藏的画作,再补题诗以赠。
画作内容
画上自题:“饮牛四长兄其劲如竹,其清如兰,其坚如石,行辈中无此人也。屡索予画,未有应之。乾隆五年九秋过予寓斋,因检家中旧幅奉赠。竹无竿,兰叶偏,石势仄,恐不足当君子之意,他日当作好幅赎过耳。板桥弟郑燮。”钤“郑燮印”、“克柔”印。乾隆五年为1740年。
图中以竹之劲挺、兰之清雅、石之坚韧来比喻“饮牛四长兄”的高尚品格。兰、竹置于陡峭的岩石之间,纵横交错,天机自然,秀逸洒脱中更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1]
艺术鉴赏
在画法上用具有力度的隶书笔法画竹,以纵逸的草书之法画兰,陡峭的岩石则以侧峰用笔简括勾勒出轮廓,略作皴染,三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岩石上的题款使画面本身倾斜的对角线构图变得平稳厚重,此外以楷书融入篆隶的“六分半”书欹正相生,清劲纵逸,亦增强了主题的内涵。 [1]
此画强调骨法用笔,以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勾用坚石的轮廓,用焦墨淡墨稍加皴染。而写兰竹均用中锋,用浓墨挥写,虚实相牛,杗硬并济,画兰叶如写草书,兰叶向四处伸展,长撇短捺,秀劲奔放,密而不孔,疏而不散。画竹无竿,仅见竹叶,在微风吹动下,披斜拂扬,十分潇洒。左侧长题句,刚“六分半书”甚为别致,从此幅图,可窥见到郑板桥确确实实是一位山兰竹的大手笔,故他很自负地说画竹“如在笔底,如在目前”,只要他随手挥洒,必成其章法,别具格致。他所创作的兰竹,笔法挺劲,意境清新。 [2]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作宫前后居扬州卖画,后来成为“扬州画派”一员主将。他先后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由于秉性刚直,不满当局腐败,他罢官归乡,取玩世不恭而关心民瘼的“怪”“逆”行动。民间流播其轶闻颇多,为后世所传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