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清,身长68厘米,两袖通长144厘米,袖口宽32厘米,下摆宽80厘米,左右裾长13厘米,后裾长17厘米。清宫旧藏。马褂圆领,对襟,平袖端。明黄色暗团龙江绸里,铜镀金錾花扣5枚。马褂为貂皮面,通身镶银鼠皮和熏貂皮拼接的双喜字46个。拼皮工艺精巧,字体工整清晰,皮毛顺滑平整,俨然天成。衣襟、袖端在貂皮与明黄色衬里中间另镶貂皮出锋,皮板仅1.5mm宽,细薄如绸,而出锋毛长约1厘米,工艺精妙绝伦。马褂江绸里的织造亦工丽细致。此件马褂为皇帝大婚期间穿着。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也称“出风”,指皮毛服装领袖口镶饰的皮毛边。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