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彩画柷(音祝),清中期。木质,通高59厘米,内深47.5厘米,体厚2.5厘米。上口边长83厘米、口部厚约2.8厘米,下口边长60厘米。清宫旧藏。柷属中国传统的木类乐器。此金漆彩画柷为清代宫廷乐器,形如方斗,上广下狭。柷外围四面均描画五彩吉祥纹饰,柷口及柱皆涂金。柷之正面以天青色为地,居中开圆形出音孔,直径15.5厘米,围绕出音圆孔描绘四只红色蝙蝠,左右上角各绘丹顶白鹤一只,下幅为海水江崖纹,间饰白、黄、绿三色云纹,寓“海水福寿”之意。柷之左、右二面,各描绘一座六角亭,小亭正中摆放长方桌,桌上置五支红色长方形筹码。小亭上方左右两边各描绘二只丹顶鹤衔一支筹码展翅而飞,四周间饰祥云纹,亭下方饰海水纹,寓“海屋添筹”之意。柷之后面,描绘一狮立于山石平台上,山石左上为灵芝仙草,左下布满成串的红色天竺,山石右面满铺水仙花草,山石平台与狮上方绘白、黄与蓝三色祥云纹,寓“天仙寿芝”之意。柷内髹黑漆,三面正中各隆起为鼓形,是受击发声点,直径16.5厘米。柷正面出音边缘绘红色窄边一道。承柷的底座为趺,通高13厘米,上口边长69厘米、下口边长60厘米,承柷之处深3.5厘米。趺方形,束腰,中空。通体涂金。敲击柷的演奏工具为“止”,通长12.3厘米。其首八棱,长39厘米,端径2.8厘米。柄呈长方柱形,通长35厘米,其截面纵1.7、横3厘米。“止”通体髹红漆。据清代文献记载,金漆彩画柷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音色的打击乐器,主要用于清宫各种坛庙祭祀及殿陛朝会时的中和韶乐之中,陈设时置于殿檐下乐队的东面。无论其乐队编制庞大与否,乐器数量仅为一件,且方位固定,列于乐队的东侧,具有较强的典制性。金漆彩画柷形制古朴,装饰华美,是我国历代传承的木质乐器柷的珍贵实物资料。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载:“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另一个传说是:“海中有一楼,内贮世间每人寿数,用筹插在瓶中,如令仙鹤衔一筹入瓶中,可多活百年。”故后人祝贺寿辰多用“海屋添筹”为祝颂词,“海屋添筹”亦成为古代工艺品上常用的题材。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中和韶乐在清代乐制中的规格最高,被儒家看成是教化、统治人的工具,因而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备至的宫廷雅乐。中和韶乐主要用于郊庙祭祀和朝会典礼。演奏乐器包括:鎛钟、特磬、编钟、编磬、建鼓、篪、排箫、埙、箫、笛、琴、瑟、笙、搏拊、柷、敔、麾等,全部乐器使用材料包括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即八音俱全,符合古代儒家“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

典章制度。

文章标签: 乐器 彩画 金漆 红色 家具 灵芝 之意 彩瓷 海水 韶乐 中和 图案

猜你喜欢

掐丝珐琅长方盆石榴盆景
骨质麻将牌
琥珀刻诗鼻烟壶
小电影机
小种花香茶
硬木金胎梅兰菊芝把镜
铜蒸溜器
小飞机
翠鼻烟壶
青玉凤蝠纹如意
端午五毒袋
银烧蓝葵花式墨盒
木制金漆鸟音笼2
铜钱编狮子
八音盒1
缂丝人物图挂毯
《七巧图》和《益智图》
白绒里热河蒙古包帘罩
0.453216s